教学研究
首页 > 学术活动 > 教学研究

燕理艺术学院与新视界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学院共同开展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

为贯彻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培养大批市场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10月11日,燕理艺术学院与新视界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学院于线上、线下组织发起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研讨会。会议由燕理艺术学院教学副院长郑建楠主持。

首先由燕京理工艺术学院沈宏院长致辞,沈院长对到场嘉宾表示感谢,并向各位嘉宾介绍了艺术学院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及育人成果,沈院长希望以此为平台,加强学院与各方的交流合作,共同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创新实践路径,最后沈院长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副主任杨玮娣;天津工业大学系主任任成元;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D设计部负责人杨金超;北京上品创新设计集团市场总监于千贺;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铮;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艺术与传媒产业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等相关学校主管教学的校领导、二级学院院领导、产品设计专业的负责人、骨干教师和新视界数字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学院代表罗欣。

行业专家杨金超先生从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出发分享了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心得,他认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首先要找到本校的专业特色,在专业核心课程上要勇于尝试创新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以充分考虑并融合当下年轻人感兴趣的热点和内容,增强学生对于产品设计专业学习的兴趣与乐趣。

行业专家于千贺先生对我校创新的教学模式表示了高度认可,并表示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之间的紧密配合,学校可以进一步将合作企业的项目带入课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紧跟时代发展和企业需求,全面增强学生的行业竞争力,时刻保持专业课程内容的行业引领性和超前性。

杨玮娣教授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产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看法,她认为,现在高校专业培养普遍存在应届毕业生专业实践经验不足、操作能力欠缺的问题,高校想要建设好发展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应该想办法、下功夫,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设计比赛,带动学生参与自主创业项目和设计转化项目,让学生真正了解“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全流程,只有让学生走近行业,真听、真看、真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

任成元教授提出了,学院教师要通过核心课程的构建和对外学术交流来追求自身专业教学的深度。任教授认为,产品设计的核心一在做产品功能、结构的创新,二在做视觉效果的升级,其中功能、结构的创新是最能体现产品设计能力、体现设计改变生活的关键,也直接对应着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专业教师要从成果出发,不断精进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将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相结合,从理论中总结从实践中产出,才能将专业教学之路走深走实。

行业专家王铮先生表示,专业人才培养在注重学生个人素养及能力的全方位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产教融合教学力度,重点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时刻关注产品设计专业相关的行业最新动态数据,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学院教学方向和专业未来走向。

专家分享结束后,学院各位专业老师与到会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相互讨论了产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问题。随后,产品专业负责人杨奥茹老师就燕京理工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现有的专业建设规划方案、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成果等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设计的创新能力、行业对设计人才能力的具体需求、学生个人发展的方向等问题与参会专家进行深入探讨,汲取参会专家的意见建议,在未来的专业建设中进一步推动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育人水平的提升。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我院产品设计专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了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明确了现阶段专业建设工作的重难点,我院将会继续推进产品设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