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首页 > 学术活动 > 教学研究

快乐工作 健康成长||艺术学院开展教职工茶话会活动(二)


为进一步加强新老教职工、“三支队伍”(教师、辅导员、行政)的深度融合,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激发教职工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为教职工营造良好的“快乐工作、健康成长”的工作环境,在燕京理工学院的精心组织下燕理艺术学院特开展教职工茶话会活动,并特邀六位教职工老师以“快乐工作 健康成长”为主题围绕“六个一”专题开展研讨交流,相互借鉴学习,畅谈学院、部门建设及个人发展规划。

今日,由陈良雨老师和龙一棻老师带来了属于他们的燕理故事,让我们一同见证他们各自的美好,品味他们独特的感动。


陈良雨老师

龙一棻老师


陈良雨老师

自我介绍

2009年8月来到燕京理工学院,已有近13年工龄,在校期间,荣获河北省师德标兵称号、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燕京理工学院功勋教职工、多项校级优秀教师与优秀党员等荣誉。

在近13年的工作中逐步积累一些工作与成长的心得,我总结成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责任心。将上好每一堂课作为自己最大责任。在认真上好每一门课程外,还花较多精力在教学改革和创新上,我始终认为教书育人也是一门艺术,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成为一名教书匠,要将培育学生当作创造艺术品一样精益求精。

第二,作为艺术学院服装专业负责人,以专业的特色化建设为己任,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以身作则,任何任务都冲在最前面,带领着本教研室团队圆满完成了诸如专业教学改革、专业特色打造、教学与科学研究、转型评估、合格评估以及每年一度的国际大学生时尚设计盛典等任务,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三、作为一名已有16年党龄的党员,时刻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任何集体中都有强烈的集体意识,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勇于担当、不计较个人得失,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是情感,在一个和谐、互助互爱的、有情感的集体里面,才能找到归属感和奋斗的价值。

我和合作伙伴的“一个故事”

我和合作伙伴的“一个故事”,让我想到的是这13年在燕京理工学院一路走来,伴随着我们艺术学院伙伴们一直不变的“时尚盛典的故事”,连续12年,每一年都有基本上3、4个月的时间,和艺术学院的伙伴们一起经历国际大学生时尚设计盛典,从一起经历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大家为了同一件事、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全情投入的合作、奉献、无私的精神,这种精神必然将伴随着我们在今后的燕理岁月里,继续发光、发热,为学校、学院、专业的发展继续贡献我们的力量。

获得奖项


龙一棻老师

自我介绍

自2009年8月来到燕理,在燕理的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担任专职教师已经有12个年头了,在这12年的时间里将从一名从未上过讲台的新教师变成了现在的老教师,在这12年中担任了素描、色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平面设计、字体设计、UI设计、手工书设计与制作、设计史、美术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痛苦过、快乐过、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学生对我的肯定和好评,获得了很多的荣誉。

作为一名教师必然是以学生为中心,在燕理的课堂上总结起来首先认真备课、重视课堂对教学十分重要。好的老师是把复杂的问题变的简单些教会学生,而不是把原本简单的东西说的更为复杂,特别是专业课,需要大量的收集资料和扩展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需要寻找大量的优秀的作品集发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的能力,让学生们体会该课程对将来工作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用大量的实际经历和成功的经验引导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水平更有信心,对情绪上表现不耐烦和苦闷的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耐心的讲解,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在讲评作业的过程中,我留心注意学生的反应,看他们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当看见他们表现出烦躁情绪的时候我会让他们进入互评的环节,以缓解老师单个人在讲解的枯燥并且也能够和学生一起互动,调动起他们讲评作业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授课感兴趣并很重视,肯下气力,花功夫去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因此,我认为,作为老师要深入学生内心,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这样既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教学不足之处,在学生的眼中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我的第一堂校外组织参观学习课

观看《亚洲数字艺术展》的活动合影

2019年5月28日,我带领艺术学院17级媒介1707班共31名同学坐大巴车前往北京海淀区观看《亚洲数字艺术展》的活动。这次活动对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之前的外出活动都是和其他的老师一起承担,在这个过程中也几乎是和老师们在一起商量和讨论,和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但是这次外出参观从预定车辆到与班委前期沟通,整个过程都是自己亲自参与并实施。在去参观的大巴车上和同学们聊了很多,聊了学习,聊了生活,聊了最近新出的几款游戏和喜欢的电视剧,聊了人生和理想,聊了他们的家庭,在畅聊的过程中让我突然觉得那些成绩较差的孩子也有非常可爱的一面,他们很健谈、会照顾身边的同学。

在这个过程中和同学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彼此没有了隔阂。到了展馆之后,因为需要提前预约VR的观看场次,而且观看的场次是非常有限的,很多同学进入展馆之后都蜂拥至VR的展台,我看到后怕拥挤造成事故,我让一部分同学在入口处先看其他的展品再去预约,结果有一位提前预约到场次的同学走到我的面前把预约好的场次号交到我的手上,说:老师,这是我给你预约的,这样你就不用去排队了!我笑着说,这次带你们来主要是让你们进去看的,如果你把号给了我你就不能进去了,她说:没关系我觉得展览很有意思我想过几天自己再来看看。虽然只是很小的细节,但是我觉得他们有这样的行为让我十分感动。此次展览包含了文化加科技,包括最新的跨学科实验项目,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项目。

在每一个展品前我都会给同学聊一下作品的内容,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他们看完展品的感受,展览通过30位国际艺术家通过数字媒介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及回应,呈现了不同的艺术面貌背后繁复错根的亚洲在地性及全球化语境下的交融性。有些展品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和大家科普一些中外艺术家以数字艺术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解读和演绎,让大家更容易通过数字媒介,感受中华文明基因对亚洲乃至全世界艺术潮流,在返回的大巴车上有同学感概的说,我们要是能经常外出参观上课就好了,我们觉得这样学到的东西更多,因为这样接受知识的感觉是主动的,而坐在教室听课的感觉是被动的,我听完之后觉得学生们在这个参观活动中确实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次活动在探索文化、创新与科学相结合的新生现象,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也让这次活动圆满的画上了句号。

获得奖项

图文来源陈良雨老师、龙一棻老师

网络运营:家电2001马晴

新媒体运营:家电2104齐帅

指导老师: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