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首页 > 学术活动 > 教学研究

新闻速递 | 艺智交汇 融创新篇 | 艺术学院教师团队
深度参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教材建设交流会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邀请下,2025年6月6日至8日,由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大力支持,艺术学院副院长郑建楠带领艺术学院教师邵建新、那彤、李岩参加了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及原创性教材建设交流会(以下简称交流会)。交流会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教育部设计理论与整合创新课程虚拟教研室协办,邀请了国内艺术设计领域众多专家教授进行分享交流,为国内优质艺术设计教材的编导搭建了平台。

图片

交流会有专家分享、结组讨论两个环节。专家分享环节有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资深专家进行分享,在分组讨论环节则从基础理论课、核心专业课和创新拓展课三个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丁俊杰教授深刻阐述了原创性,标识性概念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倡导回到原点、探讨教材的本质属性。他认为教材是体系性的,教材并不等同于教科书。

图片

来自浙江大学的罗仕鉴教授分享了“AI赋能工业设计创新”的相关内容,他认为AI的出现有机遇有挑战,高校教师应从自身研究实践展开,研发AI、利用AI,打通企业与高校研究的多维融通渠道。

图片

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周博教授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谈论当代中国设计教材编写的几个基本问题。他提出要从中国出发,阐述中国特色的设计美学和文化价值观,用中国人的世界观阐释世界,以国人的"天下观"来观天下。

来自山东大学的王震亚教授分享了面向新时代的设计教育与教材编写的原则。他从文化、社会、时代三个维度探讨了教材编写的相关问题。

来自清华大学的杭间教授则探讨了中国艺术设计教材复杂性的问题,包含现代性的困境和技术思想困境两方面。

在专家分享环节后,与会教师围绕“如何建设原创性教材”“如何探索优质教学资源”等议题展开分组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火花频现。此次交流会得出诸多建设性成果,在原创性教材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探索等方面达成深度共识,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劲动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交流会凝聚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专业力量,从教材本质到前沿技术应用,从文化自信构建到教育形态革新,为艺术设计学科的教材编写指明方向。未来艺术学院将会继续努力,积极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性教学平台在课程中的运用,推动优质教材建设,培育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赋能艺术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文来源于艺术学院那彤老师

网络运营 | 媒介2403张子萱

责任编辑 | 媒介2204李亚鹏

指导老师 | 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