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链接产业 赋能未来 | 燕京理工学院“校企共筑艺术设计实践新生态”活动正式启幕

图片


为贴合行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强化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与就业链衔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举办的“链接产业  赋能未来:校企共筑艺术设计实践新生态”论坛于M101正式启动。

图片

本次活动邀请校外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告与传媒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树良;洛可可创新设计学院创始人、院长王晓丹;北京东方添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模特行业资深经纪人崔丽娜;北京天工辰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立东;大弥设计创始人丁小媛;北京中澳元成环境艺术设计公司设计师朴启川。共同参会嘉宾有:燕京理工学院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王传超,艺术学院副院长郑建楠,党总支书记孙发贵、副书记步小阳及专业教师代表。此次会议由院长助理陈良雨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传超副校长为大会致辞,首先感谢全体与会嘉宾的大力支持。他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坚持走产教融合之路,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持续扩大,希望借助本次产学研对话平台,引入前沿行业视角与优质企业资源,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更清晰的职业规划发展路径,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他表示,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他强调,学校也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构建起课堂与产业深度融合、学习与就业无缝贯通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图片
图片

王树良教授在“链接产业  赋能未来:艺术设计卓越人才培养”主题讲座中提出:“玩命学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跳出专业以项目态解决社会需求”、“新技术,提质增效,社会竞争法则”三个育人观点。他认为,面对AIGC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与智能鸿沟,需把握其正向效益、打造不可替代核心,强调“价值即被需求”,明确“专业不是需求、艺术不再局限于专业”,倡导跳出专业边界寻求突破,契合社会竞争法则指导就业。他围绕计算广告与程序化创意、AIGC与创意传播设计、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与创意设计、元宇宙与创意传播设计、户外装置、行为艺术及行业新趋势五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为AI时代艺术设计人才突破行业壁垒、实现价值跃迁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的清晰路径。

图片
图片

活动进入提问环节,参与教师围绕“教学中如何建立规范标准、避免学生过度依赖AI”、“教学场景中使用AI的版权边界界定”两大问题向王树良教授提问。他回应指出,需在教学中明确目标,分类施教,同时明确AI使用规范与界限,才能引导学生合理运用AI,这也为后续教学方向与内容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片
图片



校企共筑艺术设计实践新生态研讨会



下午328会议室,围绕“校企共筑艺术设计实践新生态”展开研讨。艺术学院副院长郑建楠首先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她指出,要聚焦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契合点,推动学院向国际化方向迈进;要通过查漏补缺、反复实践探索,实现技术与人才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立足身边事提升实践能力、拓宽视野,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图片
图片

与会嘉宾对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育人成果给予高度认可,肯定其在教学设计、产教融合、教学生态、学风建设等方面的突出表现。王树良教授建议进一步推动国际化育人进程、引入资源探索多领域合作的可能性;王晓丹院长提议创新宣传视角、冲击国际奖项、推动师生作品落地转化;崔丽娜女士希望与学校深化校企资源衔接,加强合作交流;张立东先生强调校企联合实训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行业人才;丁小媛女士建议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行业认知与文化底蕴的学习;朴启川先生提议与学校共建工作室,深化项目合作模式;刘超先生建议将技术赋能与设计实践相结合,促进发展产教融合教学形式创新。与会嘉宾围绕学生发展与学院建设建言献策,助力学院多维发展,以资源对接、实践赋能、思维引领等务实举措,为学生的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郑建楠副院长为在场嘉宾颁发聘书

图片
图片
图片

讨论环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企业专题讲座



与此同时,艺术楼203同步举办校企共筑企业专题讲座,邀请中关村及国家双高新技术企业北京朗心致远科技有限公司参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服装设计骨干教师到场参会。北京朗心公司重点展示了适用于设计领域教学与科研的多模态人因实验系统、眼动追踪系统等产品,其可支撑人机工程相关实验课及生理数据测量,现场还开展真人实验数据测试。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论坛专题讲座同步开展



王晓丹老师围绕设计赋能产业升级展开分享,提供了前沿的设计理念与实战方法论,激发新一代创造者以设计驱动创新,迎接智能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图片

聚焦创新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王晓丹


崔丽娜老师探讨了时尚生态链的跨界联动模式,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源头出发,延伸至市场赋能的落地实践,覆盖全链条发展逻辑。

图片

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源头出发  崔丽娜


张立东老师聚焦影视动漫前沿技术,讲座从技术层面,阐述了AI生成技术实现从“辅助”到“主导”的跨越,详解三大技术支柱的应用与突破,强调技术赋能好故事的核心价值。

图片

技术对创意的核心驱动作用  张立东


丁小媛老师聚焦AI时代设计师发展困境,分享“根系思维”方法论,结合实战案例解析从“美工”到“品牌造物主”的路径,探讨东方哲学与现代设计思维。

图片

校企合作为纽带共同挖掘合作价值  丁小媛


朴启川老师立足行业实际需求导向,系统探讨了"项目化育人+实战型赋能"的双轨育人机制。围绕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标准,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立足行业实际需求导向适配行业发展  朴启川


互动环节中,各位主讲人围绕行业趋势与职业发展等师生关切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现场交流气氛热烈,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设计思维,也为他们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与新路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论坛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把握行业动向,更有力推动了学院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与产业互融、学习与就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能力,为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与职业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链接产业  赋能未来:校企共筑艺术设计实践新生态”主题论坛顺利开展,学院将进一步组织师生走访企业,为论坛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注入实践动能。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打破教学壁垒、深化校企合作,助力学生实现课堂学习、行业实践与高质量就业的顺畅衔接,为艺术设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图片图片


采编文案 | 景观2403廖怡然

媒介2403张子萱 媒介2509杨若涵

摄影摄像 | 造型2501高缘奚茜 室内2507张梓娱

生活2402解雅雯 室内2408张笑瑜

生活2504孔诗涵 媒介2402吕铭涵

网络运营 | 媒介2403张子萱

视频剪辑 | 媒介2405陈晴 媒介2405范诺琳

媒介2502张冬鑫 媒介2502张妍

媒介2502金子涵 媒介2502鲁心睿

责任编辑 | 影视2304曾令晋

指导老师 | 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