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数智融合 创见未来|第1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
燕京理工学院训练营成功举办



6月21日,第1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燕京理工学院训练营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训练营由新视界设计产业学院主办,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河北赛区组委会、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共同承办,旨在为参赛学子搭建专业备赛平台,提升学生在三维数字化领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上午8:30,全体专家、学员齐聚艺术学院展厅入口处,有序完成集合拍照,随后移步至综合楼525室,正式开启训练营开营仪式。此次会议邀请到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双创中心主任,全国3D大赛评审专家组轮值主席李卫国;河北科技大学大创中心主任、全国3D大赛河北赛区副主任、河北赛区数字工业赛道评审专家吴海霞;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3D大赛河北赛区秘书长、河北赛区数字工业赛道评审专家杨松林;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3D大赛河北赛区数字人居赛道评审专家组长张学辉;唐山学院数字传媒系副教授、影视动画教研室主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负责人田杨。燕京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郑建楠及参加训练营的师生共同参会。本次会议由夏国栋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郑建楠院长致辞并宣布开营。她代表学院欢迎与会专家和参训师生,介绍了学院概况和人才培养成果,以及大赛办赛的背景和宗旨,并分享了三维数字化技术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为助力学生备赛,本次训练营涵盖赛道解析、一对一辅导等内容,70余件作品入选训练营指导范围。郑院长衷心祝愿本次训练营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邵雷老师介绍第1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燕京理工学院训练营校内参赛情况。训练营设数字工业、人居、文化设计三个赛道,艺术学院师生筹备并收集作品300余件,经评选70余件入围。各赛道作品展现出科技功能、智慧生活、文化传承创新融合的特点,训练营为人才搭建平台,助力产业升级,盼作品经指导再创佳绩。

河北科技大学大创中心主任、全国3D大赛河北赛区副主任吴海霞,介绍第十八届全国3D大赛及第六届全国高校教师元宇宙数字化技术创新大赛赛事情况。全国3D大赛由教育部指导,已连续举办十八届,设数字工业、元宇宙等创新赛道,以“以赛促教”推动实践教学发展;同期教师大赛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考察元宇宙课程开发等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两项赛事为高校师生搭建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践平台,对促进产教融合、培养数字化人才意义重大。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硕导,全国3D大赛河北赛区秘书长,河北赛区数字工业赛道评审专家杨松林,分享全国3D大赛数字工业赛道参赛经验。他回顾大赛16年发展历程,介绍河北科技大学参赛成果与团队培养模式,通过历年获奖作品案例,解析从选题构思到作品展示的完整创作流程,强调团队协作和持续优化的重要性。他指出,参与3D大赛可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并针对备赛师生,在软件应用、作品迭代等环节提供专业建议,为参赛团队赋能。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全国3D大赛河北赛区数字人居赛道评审专家组长张学辉,重点解析BIM技术在参赛作品中的应用价值。他表示,优秀作品需通过Revit等专业软件实现工程全流程数字建模,在招投标、施工模拟等环节展现专业水准,同时要注重创新性表达,建议参赛者探索可视化编程、二次开发等技术手段,尝试与GIS、三维扫描等新兴技术融合应用。他提到,未来BIM技术更注重多要素整合,为参赛作品创新发展指明方向,为师生备赛提供专业指导。

唐山学院数字传媒系副教授田杨,解析全国3D大赛数字文化赛道创作要点。她通过分析《逐光之境》等获奖作品,指出优秀作品需兼具文化内涵与技术创新,强调AI与3D技术融合将成为2025年赛事亮点。建议参赛团队从文化遗产数字化等方向选题,注重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技术完成度,提醒关注4 - 7月关键备赛节点,为师生参赛提供从创意到落地的实践指引。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双创中心主任,全国3D大赛评审专家组轮值主席李卫国,分享全国3D大赛数字人居赛道参赛经验。作为大赛评审专家,他介绍本届赛事安排,强调优秀作品需注重选题创新和团队协作,建议参赛团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做起来”提升作品质量,详细讲解作品展示和答辩要点。他指出,参与大赛能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培养专业人才,为参赛师生备赛提供宝贵经验。

部分学生上台介绍参赛作品。评审专家们先是充分肯定了这些作品的选题新颖、立意深刻,展现出创新思维与专业潜力。同时,他们针对作品在技术应用深度、细节完善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建议,并鼓励同学们持续打磨作品,在全国赛场上绽放光彩。

为期两天的分组指导过程中,评审专家对所有入围作品进行了全面指导与评审,从创新性、技术实现和应用价值等维度展开专业评估,并结合不同赛道特点对作品进行了整体点评。经过严格审议,最终评选出各等级奖项,并在现场公布结果。

在结营仪式上,艺术学院副院长郑建楠教授作总结致辞。她指出,本次训练营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实践指导,有效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构建起更具逻辑性与创新性的设计思维体系。同时,郑建楠教授向为训练营提供专业指导的组委会专家表达诚挚谢意,并正式宣布本次训练营圆满收官。

此次训练营通过全方位的专业指导,为参赛师生提供了从创意构思到作品优化的完整提升路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作为重要的实践平台,持续推动着高校教学改革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赛将继续为数字化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厅参观








采编文案 | 景观2403廖怡然

摄影摄像 | 媒介2402吕铭涵 室内2408贾子彤

室内2408张笑瑜

网络运营 | 媒介2403张子萱

责任编辑 | 媒介2204李亚鹏

指导老师 | 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