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
首页 > 学子风采

喜报||艺术学子在2022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近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2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总决赛传来喜讯,艺术学院沈宏院长、陈旺老师共同指导艺术与科技专业共创团队,在全国总决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具体获奖为:《河北西柏坡红色文化符号在数字乡村振兴中的文创设计与推广》项目荣获国赛本科组数字表现二等奖;指导的《元宇宙+功夫兔在冬奥会旅游数字文创设计与推广》项目荣获国赛本科组获三等奖,此次,获奖的学生有:周雨桐、商梦真 、吕栗澎、潘配奇、张艳红、李科6位优秀艺术学子,为我校赢得了荣誉。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重要赛事之一,也是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最重要品牌赛事,迄今已成功举办10届。据不完全统计,本届竞赛共有近2万名指导教师和学生参与作品创作与展示,本届竞赛从参赛团队的数量、参赛学校的层次、参赛作品的质量及学生对于大赛的认可度方面都达到了历届新高。

我校艺术学子参赛第十届全国大学生

数字媒体科技部分获奖作品系列

本次赛程分为竞赛初赛、分赛区竞赛及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在沈宏院长和陈旺老师的指导下,艺术与科技专业共创团队师生从学期初就开始积极的报名参赛,师生在艺术与科技作品的技术研发、成果展示、汇报答辩等方面下足了功夫,选手们从参赛作品的完成作品整体度、作品未来可推广及市场前景等多方面,师生结合燕赵文化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本次共有来自458所高校共3219个参赛团队参与本届竞赛。所参与的高校包括: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等我国的知名高校师生团队。评审专家按照竞赛评审规则认真地聆听、质询和给予评审,分别从参赛作品的创意与主题表达、开发平台与技术难度、完成作品整体度、作品未来可推广及市场前景等多方面对作品进行综合考量。本次全国总决赛获奖实属不易。

我校艺术学子参赛第十届全国大学生

数字媒体科技部分获奖作品系列

此次大赛获奖的学生团队,为我校的艺术与科技专业优秀学子,该专业为教育部2012年特设专业,随着未来数字化时代巨大需求,艺术与科技无论在就业还是继续深造上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艺术与科技专业设有:数字会展设计和数字文创设计方向,通过沉浸式交互设计,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艺术设计师与科技融合)和跨领域创新能力。以“产-学-研-用”联动来塑造具有设计人文意识、自由研究精神、前沿科技与艺术手段和全球视野的跨领域复合型设计人才。目前艺术与科技专业拥有京津冀最大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红帆”国家级工作室,河北省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市级科普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实训室,以及科研团队。

来,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在国内外众多的竞赛中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通过艺科师生的努力,艺术与科技专业结合国家专业建设标准,已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并遵循沈院长提出的:艺术与科技一流课程人才培养建设,要加强教学与实验实训项目的结合,教学与赛事的结合,教学与双创结合。始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建,积极挖掘和培育具有成长性的人才和项目,发现创意、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继续发挥赛事在艺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依托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与省一流课程开展项目展示互动与交流,搭建师生、学生之间对接渠道,营造浓厚的艺术与科技创新氛围,引导和激励艺术与科技专业学子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在参加艺术科技全国赛事创新实践中激发艺术与科技学子投身艺术科技兴国的使命感与荣誉感。

我校艺术与科技专业一流本科课程

人才培养方向及优势基础

通过本次国赛获奖,进一步激发艺术与科技学子对数字媒体作品创作的兴趣与潜能,鼓励学生在融合中创新、在艺术与科技创新中成长发展。对赋能我校的艺术学科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高质量艺术设计硕士点人才全面培养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图文来源艺术学院教师陈旺

网络运营:品牌2101左嘉磊

责任编辑:家电2005王怡宁

新媒体运营媒介2205郑千慧

指导老师: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