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惜时知感恩,实践出真知‖我们“艺”同传递幸福(十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展现燕理艺术学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实寒假生活,艺术学院开展了寒假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疫情防控、返家乡、感恩父母等方面,帮助同学在假期提高思想意识、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的同时,充分感受家乡变化,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新城区积蓄青年力量!
“返家乡”助力疫情
媒介1906徐洁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媒介1906班的徐洁。这几年每到过年的时候疫情就会大爆发,于是我主动报名志愿者去村口负责让他们扫码进村的工作,这样工作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能更好的帮助社会,让我们都能在过年的时候都能健康,更好的与家人团聚。
媒介1906常洢玮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媒介1906班的常洢玮。当前,疫情处于较为严重的复杂时期,疫情防控更是处于关键阶段,需要足够的人手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作为一名大学生,同时又是预备党员的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加入到我所在的迁安市防疫工作小组中来。
我深知自己身处联防联控的末端,又是直面潜在病患的前端,肩负的压力不小。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更多更好的为市民服务,保证市民的安全。在我们身边也能够看到,大批的村镇干部、民警等。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千家万户的平安默默守护。
媒介1901 闫渤宇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媒介1901班的闫渤宇。本次返家乡助力疫情,全力响应国家与学校的号召,也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去做的一些事情。我在村委会里积极的去配合村干部,查看核酸状况进行检查与排除,再进行电脑登记。竭尽全力的去做好每一件事,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媒介1906 温思宇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媒介1906班的温思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花不惧严寒、坚强不屈的顽强精神一直以来为世人所熟知。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面对疫情仍然十分严峻的形势,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有“寒梅精神”,不畏困境、顽强拼搏、迎难而上,坚决奋战在抗“疫”一线,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做一朵“先锋梅”,迎风傲雪挺"疼”线,用奋斗书写“初心”华章。“我将尽我所能,和病毒做对抗,定能战必胜!”95后护十郭佳萌剪去长发,“断发出征”抗“疫”一线。她曾是温室的"雏菊”,却在寒冬时节“逆向生长"。穿上了“白装”,就成了“寒梅”。“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面对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我先上”的觉悟和“我要上”的决心,勇当先锋、争作表率,坚决果断投身到战“疼”第一线,做一朵“先锋梅”,傲雪迎霜、不畏严宾,任凭“雪虐风婴”也享不退缩。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冲锋在防“疫”最前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做好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疫情幕延势头。
做一朵“战斗梅”,攻坚克难战“疫”线,用无畏描绘“担当”画卷。湖南衡山县东湖镇医生宋英杰,年仅28岁,连续多日奋战在防"疼”一线,因劳累过度,离我们而去。他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却在重要关头挺身而出,披上了"盔甲”,就成了"战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防控处于胶着对垒的状态,广大党员干部要有“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魄力、无惧“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勇气,在关键时刻逆流而上、向险而行,深入防“疼”一线“主战场”,做一朵“战斗梅”,以无畏之姿、勇挑担,以无惧之态、战斗在第一线坚决做到守土担责,守士有责、守士尽责,集中精力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做一朵“守护梅”,尽心尽力守“疫”线,用坚守奉响"为民”乐章。哪里有疫情、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主动深入一线战“疫”,加强科学防“疫”宣传,消除群众疑虑,坚定群众信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加固群防群控的严密防毛严防外守,使群众放心心时提供生活必重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群众安心、广大党品干部要时刻把群余放在心上做一朵“守护梅”,尽心尽力坚守在防“疫”一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战“疫”,守护在群众身边,让群众的心静下来、暖起来。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从梅花开始。在此抗“疫”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守岗位、奋勇向前,与人民群众一起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定能共渡难关、共迎温暖明天。
媒介1905 李雨竹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媒介1905班的李雨竹。2020年初至今,我们被新冠肺炎疫情所笼罩,全国人民上下齐心,毫不懈怠的进行疫情防控,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让我为我们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借着这次机会,我很荣幸的报名成为一名街道防疫测温志愿者,在工作期间,我始终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断加强服务意识,为疫情防控工作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都有一份抗疫心,一起尽心尽力加油干。中国加油,疫情退散!
媒介1906 王壮壮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媒介1906班的王壮壮。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向四面的亲朋好友宣传疫情防控措施,如居家隔离,减少外出,教给大家正确地戴口罩方式,科学地解答四面人提出的各种疫情问题。从自身做起,不信谣,不传谣,辩证地看待网络上不同的声音,在疫情防控的要害时刻不随便发表言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我们更要遵学校对于防控疫情的规章制度,不提前返校,每日及时汇报自身的身体状况,让学校放心,父母放心。
媒介1905 殷雪婷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媒介1905班的殷雪婷。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在今年在小区担任了疫情防控志愿者,虽然我不是医生,但我也希望我可以尽自己一点力去帮助国家,帮助大家。同时我还在社区医务服务中心担任志愿者。虽然只是做着登记的工作,但是这样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明白,学会了好多东西,疫情会过去,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我相信,总有一天,疫情会过去,虽然现在疫情有复发现象,但我相信大家,以前最困难的我们都坚持过去了,现在也是一样,我们一定会渡过难关,这一次的社会实践带给了我不同的舞台,让我认识到了志愿者工作的不易,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虽然实践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学到的东西却是永久的,是一生受益的,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
“返家乡”社会实践
绘本1903 郑利娟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绘本1903班的郑利娟。在这次假期之余,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志愿者活动,而是一个收获满满的社会实践。
首先,我这次是在小区门口站岗,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其实我参加志愿者就是希望为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也为我们小区带来了一点关爱,在小区门口,由于我们这没有疫情,只有我跟门口的大爷在桌子前站着,大爷时常也去屋里坐着。不是本小区的人就登记、测体温,虽然寒风凛冽的很冷,但是我很荣幸能为社会出一份力。
我很荣幸能成为传递爱心、志愿服务的为小区守卫健康的一名志愿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即使我们的能力有限,但一颗关爱之心永不会磨灭,我将尽力伸出双手去帮助、关心有困难的群体、为社会作出一点贡献。
媒介1906 李占龙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媒介1906班的李占龙。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寒冷,寒风刺骨,我毅然踏上了社区服务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在学校,只有学习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向别人学习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对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
回想这次社区服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的接受。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媒介1906 王淳
我是来自艺术学院媒介1906班的王淳。我很荣幸能成为以“传递爱心、志愿服务、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为宗旨的团队的成员之一。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即使我们的能力仍有限,但一颗关爱之心不会磨灭,哪怕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次弯腰都能为社会公益、慈善、福利事业、社会生态环保及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为一名服务社区志愿者,在服务与奉献中,我体验着这份“志愿”的神圣与高尚,虽然活动只是由一些看起来平凡的小事组成。但是这些平凡的点点滴滴都可能对服务的对象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可以起到一个拯救者的作用。当我们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就是一个受益者,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增强了组织能力,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和耐心。
本次燕理艺术学院开展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让燕理艺术学院学子明白了许多道理,知恩者,幸福;感恩者,欢乐;报恩者,成功。学会了感恩于心,报恩于行,感恩的种子在每一颗心中扎根。同学们不仅感受了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忙碌,也培养了他们挑战自我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务实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燕理学子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将自己的收获融入生活、融入学习,并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充满爱的旋律。
采编文案:家电2003鲁欣儒 生活2102徐曼
网络运营:媒介2101魏嘉怡
新媒体运营:媒介2104林佳琪
指导老师:王娱